如果一位建筑师能设计出一座举世皆知的建筑,那我们可以称之为“着名”,但如果他设计出一座城市呢?那大概只有“不朽”能形容他了。但本文要介绍的 “不朽”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还活着,其寿命与精神一同成为该领域的标杆。从即日起至5月8日,他的成就展《钢筋圆舞曲》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展出。借由这次 机会,人们得以回顾百岁老人充满创造性与战斗力的岁月。
很难想象103岁的老人如何有这么旺盛的精力:去年,他为西班牙设计的“阿维莱斯国际文化中心”投入使用。他还在监督改造里约热内卢的“桑巴馆” (Sambodrome)中央大街。他设计的巴西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个政府综合设施项目正在紧张建造。他依然每天在他的办公室里抽着雪茄思考、创作。而他的作品则在全世界进行巡展。
这位老人说:“我试图抵抗和适应年龄增长,并试着像年轻人一样思考。我像年轻时一样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向往。对于高龄,我的秘诀是把自己看作40岁,并且像40岁的人一样生活。”
尼迈耶1907年出生于里约热内卢的一个富庶之家。一开始,他跟大多数富家子弟一样虚度光阴,直到21岁他结婚后,才激起他的责任感,并且半工半读 考进了巴西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建筑。毕业后的尼迈耶急需赚钱养家,陷入了经济困难,但他却不愿意将就着进入一些普通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最终他决定无偿地到 着名建筑师卢西奥?科斯塔和卡罗斯?莱昂开设的工作室打工。
在他初涉建筑界的时候,包豪斯之风在世界范围内盛行,那种千篇一律的方正造型满足了战后工业迅猛发展的时代需求,但过度理性带来的却是个性的缺失。 “认为建筑应当纯粹是功能性的包豪斯理念纯粹是胡扯。我们在寻求一种更为自由的建筑,利用更少的支撑,这样空间会更大胆,也能生成新的行为方式。”同时被他视为“眼中钉”的,还有欧洲传统的经典主义学院派。
尼迈耶的作品有着极其鲜明的风格:曲线,曲线,曲线。
比如花瓣一样的教堂,半空中漂浮的步道,弧形的墙壁……他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吸引我的是流动、感性的曲线。就像我们国家起伏的山丘,美丽的女人身体,天上的白云和海中的波浪。整个宇宙由曲线组成——爱因斯坦的弯曲的宇宙。”
巴西利亚“未来之城”
尼迈耶的名字总是跟一座城市联系在一起――巴西利亚。1987年,这座年轻的首都启用不过2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殊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尼迈耶――这座城市中心区所有重要建筑都是由他这双“上帝之手”一手设计的。
奥 斯卡·尼迈耶与巴西利亚的关系,源于他和巴西前总统库比切克的友谊。上世纪40年代初,时任米纳斯吉拉斯州州长的库比切克就曾邀请尼迈耶操刀本州重要项 目,两人合作愉快。1956年,已当选为总统的库比切克决定启动一个大胆的计划:把巴西的首都从东南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中部高原上的一片荒凉之地,以带 动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中西部高原实现现代化,他的座右铭是“用5年达到50年的发展”。而尼迈耶受到老友邀请,全面负责“新都计划”。
让尼迈耶当初心甘情愿免费打工的卢西奥·科斯塔为巴西利亚搭建了外观和功能框架——一个形似飞机的城区,又被称为“热带天堂鸟”。而“鸟头”、“鸟身”、 “鸟翼”中的建筑物,都是由尼迈耶填充起来的。今天人们回看起这座城市的诞生记,会震惊地发现,整座城市的规划完全就是这两人意志的表达。
这 片崭新的土地成为尼迈耶施展抱负的试验场——他设计了形似“一双筷子两个碗”的巴西议会大厦、水晶宫一样的外交楼、像印第安酋长王冠一样的巴西利亚大教 堂……直到他98岁那年,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杰作,自豪之情洋溢于表:“对于我来说,建筑就是创新。到巴西利亚,你可能欣赏我的作品或不欣赏我的作品,但我打赌你找不到相同的东西。”
这座充满传奇色彩而又没有任何历史可言的人工城市赢得了一个别称:“未来之城”。除了充满现代感的建筑外,具有超前意识的道路规划也值得一书。
尼迈耶当时曾说:“如果从一个城市的任何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需要耗费20分钟以上的时间,那么生而为人就会是一种耻辱。”所以即使在50年后的今天看来,巴西利亚城中任由汽车飞速奔驰、桥梁隧道繁复交错的街道依然相当“前卫”。
足迹踏遍世界各地
尼 迈耶并没有在巴西利亚常住。上世纪60年代,巴西军人政变,尼迈耶被迫离开祖国流亡欧洲,从此他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在那段痛苦的日子,他在东欧和北非设 计了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建筑,盛名远扬。20年后他回到祖国,定居在里约热内卢。当初他视为“流奶与蜜之地”而奉献才智的巴西利亚,在岁月中日益变化,让 这位老人感到伤心。“新首都的巨大的社会分裂让我心痛。”他说。
尼迈耶年轻时,受到当时巴西争取政治经济和文化独立的思想影响,和毕加索、聂鲁达等文化名人一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对共产主义的狂热,在巴西利亚的建筑中也可见一斑。虽然他将巴西利亚的地标性建筑设计得美轮美奂,但城区内的居民小区却设计得非常统一。
在他看来,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总统还是清洁工,都应该平等地居住在这些居民楼里。可惜,在长达20年的军政府时期,他的一切美好愿景成为泡沫,独裁者们大肆兴建富人区,并且将贫民赶到了城外的贫民窟去定居。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城邦活生生地栽倒在现实的欲望之下。“一切都是金钱的斗争。如今,大行其道的是利己主义,人们缺少对生活的理解,也不会去思考人类如何能更公平。”
尼迈耶说。他曾经设计过法国共产党总部,曾经获得过前苏联的列宁和平奖,他和古巴共产 党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漫长友谊简直可以拍成一部传奇电影。他的共产主义情怀并没有因为年岁的增长而有所改变。
作为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政府大楼的设计师,尼迈耶以其惊人的原创设计赢得了国际声誉。他的作品中,尤其著名的是位于巴西利亚的总统官邸黎明宫,及里约热内卢的教育和卫生部大楼。他的其他作品还有巴西邦布亚的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和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位建筑大师的杰出作品吧。
说品家居:对于奥斯卡·尼迈耶的不朽作品,我们往往出了惊叹以外,再就是欣赏了;用全身心的欣赏,犹如和奥斯卡·尼迈耶对话,只不过我们理解和感悟的不是言行和肢体,而是奥斯卡·尼迈耶的作品、他倾其一生的作品,他的思想和智慧结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奥斯卡·尼迈耶让人震撼的曲线美吧,慈祥的老人离我们而去,音容笑貌也许留给了他的近亲乃至民族、国家,留给世界的则是启迪和不朽作品。
斯卡服装博物馆
犹如一只巨型眼睛的斯卡服装博物馆在空旷的天底下,是看到了整个世界呢,还是让作为后人的我们用自己的眼睛看他,巨大的曲线造就的斯卡服装博物馆屹立于天幕之下,做参观者来讲有一种非凡的气势,而这种气势源于建筑的巍然,也源于大地的广漠,两者相得益彰。
孤零零的伟大一定是高度不胜寒的,伟大的建筑绝不会因为外观的雄伟而知名,因为是要为人们服务的,建筑附件的配合犹如绿叶和红花,共同造就春天。
奥斯卡·尼迈耶设计的尼泰罗伊当代艺术馆
飘逸的艺术馆屹立岸边,犹如长袖善舞的仙子,随着音律飞舞,造型的优美和艺术馆的功用完美结合,远远的就让人叹服——建筑的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善舞的长袖就是入口的走廊,即具备了迎堂入室功能,也能让参观者徜徉在天地之间,多一份准备参观馆内的精品或余味无穷的离开艺术馆。
奥斯卡·尼迈耶设计的巴西利亚大教堂
有很多人说巴西利亚大教堂是向上盛开的花朵,也有人说巴西利亚大教堂是印第安酋长的桂冠;从教堂精神上说,想必大多数虔诚的教徒愿意信它如花的纯洁和向上,从参观者说,南美风情的印第安酋长桂冠更加贴近民风;好的建筑对不同人,感悟不同,不是吗?
教堂内部高大的天顶和弧形天棚把肃穆的氛围渲染到极致,又留人纯洁、美好感觉,天堂就在上面,天使就在头顶,这种感觉和想法会悄然进入每个朝圣者的心灵,教堂的功能通过建筑来完美诠释,不朽是世人对奥斯卡·尼迈耶评价而非赞美。
巴西国会大厦,象征着人(humano)的h形主楼
奥斯卡·尼迈耶为巴西利亚设计的建筑,巴西国会大厦,象征着人的h形主楼的前面是两个巨大的碗状曲面,向上的碗的是众议院,象征着民主,向下的碗是参议 院,象征着集中,而h形主楼的中缝“一线天”恰好可以看见其后的国旗塔,由刻着各个联邦州州名的立柱所撑起的全世界最大的一面国旗每到起风时分就会飘在H 的空隙中。
伊塔马拉提宫(Itamaraty Palace)
巴西外交部伊达马拉奇,一幢纯粹的梦幻之楼,整个大厦的外壳全是玻璃结构,立身于四面湖水之中,又称水晶宫,水晶宫正门前有一座由五块石头拼成的变形莲花雕塑,象征着五大洲团结一心”
该建筑是奥斯卡·尼迈耶在本图集中唯一屹立在建筑群中的作品,林立的建筑之间,笔直的丛林之内出现了曲线和面积,这本身就是一个亮点, “认为建筑应当纯粹是功能性的包豪斯理念纯粹是胡扯。我们在寻求一种更为自由的建筑,利用更少的支撑,这样空间会更大胆,也能生成新的行为方式。”此话被切切实实的落实在了他的思想和观点,即便在这喧哗的都市之内。
在这巨大的背景下,你不会有压抑,反而有踏实的宁静,这变源于曲线和面的柔和,让如刀的建筑见鬼去吧!“对于我来说,建筑就是创新。到巴西利亚,你可能欣赏我的作品或不欣赏我的作品,但我打赌你找不到相同的东西。”奥斯卡·尼迈耶用自己的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理念和智慧。
说品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说品 » 名人名居——吸引我的是流动的曲线,奥斯卡·尼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