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陶瓷城是陶博会的第三会场,很独特,主要有南庄镇乡镇企业驻扎。品牌企业从风格到运营都很有本土气息,其中有一个企业在工业园拥有不下七栋大楼,每栋大楼都是一个瓷砖品牌。
先看个路牌——国际会展中心自然是陶博会会场了。那么陶博一路、会展三环路、陶北路…….,又是什么?
大家看过众星捧月吧——对,就这个意思,中间是陶博会临时展位,周围的就是四季常开的瓷砖展厅。
今天是13号——陶博会开始的前5天,展会的物料已经进场,场内的临时展位也在紧张的施工中。
展会喷画的架子也在安装——一排排的,到时候挂上喷画,展会的气息也就出来了。
走出会展中心,我们看到的就是陶博一路,成环形布局。
绕着会展中心排列,很高大上,然而也很接地气。
这些大楼大多数都是2005年前后的建造的。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做瓷砖赚钱,印瓷砖就和印钞票一样”。
确实,那个岁月正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且国家也没规定整装什么的,都是毛坯房。
门面流行的也是大店面,豪华就是有实力。那个年代流行胡雪岩的名言“排场要拉开,输人也不能输阵势!”。
陶瓷企业不差钱,南庄政府不差地。
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拥有多个品牌,其实瓷砖都是一样的,包装不同而矣。
多品牌战略和企业的大小关系不大。
有人说多品牌容易占领市场——在一个城市闹三五个品牌都没关系,反正买家不清楚。也有人说多品牌容易分担风险,不必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有人说钓鱼多放杆,到处撒网总能捞多些。
企业的大楼也都是宫殿式的。高大的门面,进门就是大厅,绕着大厅的就是瓷砖模拟间或选材区。在大厅里,人格外小,厅格外大。
也有做的很好的,现代、大气、有意境。当思想观念改变了的时候,外貌和行动就会有惊人变化——此言非虚。
这个企业得好好介绍一下。在中国饮料行业有个宗庆后——布局销售渠道非常厉害。新明珠集团的老板也是,深挖市场,当别人还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时,它就把渠道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在一二线城市则可以达到城市的毛细血管。
陶博会要召开了,新明珠出差的员工都回到佛山总部——这一广场的汽车就是他们销售人员们坐骑。没有其他企业的!就新明珠旗下几个品牌的。
再换个角度看看——乌压压一片。据说上下班时车水马龙,南庄大道的一道奇观。
在佛山陶瓷行业,被公认的渠道王就只要新明珠和宏宇陶瓷——新明珠是南庄的,宏宇是佛山石湾的。这就是销售一线的力量。
再看一看广告语和企业介绍,确实比较牛,而且豪气!
看陶博会的第三会场,总会有一种时光停滞的幻觉,感觉2005年前后的岁月一直都在——繁花似锦,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