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镝 赵子夫
法国的洛可可家具
洛可可艺术的特征是以极其华丽纤细的曲线著称。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庄严、豪华、宏伟的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则打破了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在家具、建筑、室内等艺术的装饰设计上,以复杂自由的波浪线条为主势,室内装饰以镶嵌画以及许多镜子,形成了一种轻快精巧、优美华丽、闪耀虚幻的效果。中国的装饰风格在欧洲洛可可室内装饰艺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法国人从中国极柔软的曲线,中国瓷器以及桌椅橱柜等造型中吸取了灵感,墙面的曲线“也含有东方花鸟纹样的生命气息”。大自然中的贝壳同莨菪叶饰相缠绕形成涡形花纹,上面布满了花朵,轻盈飞舞有如流水般的曲面与曲线非常精致优美。洛可可家具则以华丽轻快、精美纤细的曲线著称。这种艺术风格,充分反映了法国统治阶级宫廷空虚与腐朽的享乐生活。同时,由于法国在欧洲的先进地位,使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这种艺术风格,以致形成了18世纪中期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洛可可”式的艺术形式。
欧洲各国的洛可可家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法国洛可可家具柔软优美,英国洛可可家具轻巧典雅,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精致柔丽,德国洛可可家具精巧华丽,美国洛可可家具简洁单纯,荷兰洛可可家具严谨端庄,俄国洛可可家具精密鲜明,斯堪的那维亚家具典雅优美。这些不同国家的洛可可家具遗产留传于后世较多,多为欧洲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收藏,使后人得以欣赏研究这些丰富华美的家具遗产。
1723年,路易十五开始亲政后,更热衷于享受生活。1745年路易十五将宫廷又迁回凡尔赛宫,恢复了以凡尔赛宫为中心的宫廷生活。18世纪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沙龙文化全盛时期,这种椭圆形的沙龙活动,往往是少数较为知近人的社交生活,一般都是小型的房间。因此路易十五时期的椅、桌、柜等家具更加小型化、女性化。与室内装饰相呼应,适合壁面轻盈飞舞有如流水般的木雕曲面和曲线,烛台是花朵造型,每个弯曲处都异常精致优美。贴壁的小桌,遵循着曲形的草茎与贝壳所组成的复杂节奏,形成了雕塑的艺术品。沿壁面放置的沙发、椅背的高度及其装饰,也配合壁面的镶板,家具弹性的曲线非常轻快和优美。
18世纪法国华丽轻巧的家具形成,也是由于有严谨的加工工艺。这时期家具制作有了专业化分工,出现了两个严格的行会组织:另一个是家具装饰行会,专门从事家具表面薄木拼贴镶嵌、青铜镀金饰件等装饰。凡加入行会组织的家具工匠,可由行会组织授予工艺技师或家具、细木工镶嵌技师等资格保证。在1744年-1751年间,同业行会规定凡有技师资格的工匠,出售家具必须把自己名字的代号刻印在家具上。这种严格的规定一直持续年法国革命时期,由于废除了同业行会而终止。因此,洛可可时期的许多家具师的名字,随着其作品的存在而流传下来。也正因为如此,法国路易十五到路易十六时期具才有可能保持着卓越的技术水平。
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家具又称为洛可可家具,它以其不对称的轻快纤细曲线著称,以其回旋曲折的贝壳形曲线和精细纤巧的雕饰为主要特征,以其凸曲线和弯脚作为主要造型基调,以研究中国漆为基础,发展流行一种既有中国风又有欧洲独自特点的涂饰技法。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洛可可家具在法国等国家的博物馆都有大量收藏,使世人得以欣赏这些丰富华美的家具遗产。
一、洛可可椅类家具
路易十五时期中有扶手椅、安乐椅、长沙发、长椅、躺椅等大量的椅子家具。适应沙龙文化的小型集会、家庭聚会,并逐渐形成的以上层社会女性为主的亲密化的社会交往。路易十五时期的椅子已是完全成熟化的洛可可家具,其形态更加优美,完全开放的凸曲线构成,华丽的织物包面,并且将最优美的形式与最可能的舒适效果灵巧地结合在一起。
路易十五时期的椅子多数是精雕细作,即使留存至今,仍然光彩照人。优美的曲线、精美的雕饰、华丽的色泽显示了诱人的魅力(见图1)。这件家具凸曲线构成,弯腿、框架用花和带枝树叶雕饰,粉红色的底上用红色、蓝色、白色和绿色等多色漆装饰,令人耳目一新。
一件路易十五时期1761年制作的女皇椅(见图2),凸曲线条变得更加谨慎、更加优美,雕刻纹样占有位置缩减。但浮雕纹样更凸出,多是装饰线脚随着流畅的凸曲线形起主要作用。整件家具包制华丽的面料,内填充白鸟的羽毛,非常柔软舒适,扶手的软垫可前后移动。整件家具曲线外形简洁有力。
还有一件办公室扶手椅(见图3),腿部呈菱形分布,两边腿上部雕饰的莨菪饰,随着椅框架曲线卷曲到望板,与中间腿的涡卷莨菪叶饰相交。椅背是所谓的“威尼斯舟”造型,整个框架和包面都是黑色构成,曲线更加优美。这件家具是路易十五时期的创新形式,很有特点。
摄政时期流行的装藤背、藤座的椅子,在路易十五时期仍大量出现,大多是梳妆用椅和办公用椅。这种藤背、藤座家具轻巧、凉爽、耐脏价廉,得到后人极好的评价。
一件化妆用椅(见图4)是流动的曲线构成框架,靠背顶部向下内弯,靠背较低、较窄,座面后窄前宽。装上藤背和藤座,细密的编织纹形成的韵律感,与框架曲线形成的虚空间相呼应,局部浮雕纹饰点缀。整件家具简洁有力,精致典雅,如同一件线雕艺术作品。
另一件办公用椅是一种有独创个性的家具(见图5),底座腿部菱形分布,靠背连接扶手随座面形成半圆弧形。最有特色的还是座面下的三腿间,做成对称的两个内凹波浪曲线框,也装有藤编织。整件家具匀称的曲线,新颖的造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长沙发大约在17世纪形成,在路易十五时期增多。这些洛可可式长沙发常常是奇异造型,与当时流水般曲面曲线的室内华丽装饰相适应。
这是一件非常奇异新颖的长沙发(见图6),是为适合特定环境而定做的客厅家具。这件独特的长沙发以不对称的曲线构成,多个弯腿,靠背顶部和底座望板波浪曲线遥相呼应,凸起处配花叶雕饰点缀。整件家具小巧、优美,非常新颖别致。
还有一件沙发简直就是一个雕塑艺术品(见图7),整件家具框架都是由轻盈飞舞的叶涡卷曲线构成,再加上华丽的织物饰面上,带枝树叶和莨菪叶饰相缠绕形成涡形纹,上面布满了花朵,波浪涌起,时而急促,时而松弛,形成复杂的节奏。这件仅1.4米长的家具,奇特怪异,小巧精致,动感十足,令人陶醉,激动人心。
一件1.95米长的组合沙发非常雄伟壮观(见图8),中间长沙发与两侧角沙发组合为一体,异常出众。边框周边精美雕饰形成流动的曲线,多个贝壳涡卷弯腿,有节奏地排列,仿佛跳动的五线谱音符,带来优美的旋律。
法国于1740年还出现了躺椅。这种躺椅能满足追求享乐的私人生活,很快得到上层女性社会的青睐,被誉为“公爵夫人”的贵族气派家具,并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外形。“公爵夫人之船”的躺椅(见图9),船形两端,左侧是高靠背和扶手,右端则是较低矮的靠背,是常见的路易十五时期的凸曲线,谨慎而优美。
另一件躺椅是由两部分组合为一体,也是船形安乐躺椅(见图10)。家具的骨架构图大胆独创,雕刻精细准确,船形躺椅两侧的靠背和扶手都是一条波浪形流动曲线构成,凸起处饰以细密的花叶浮雕,扶手端部以涡卷纹收头。靠背后部也同样是精美的雕饰。随同靠背和扶手,座面协调自然形成圆弧形,三个弯腿以外翻涡卷收尾与远端两弯腿遥相呼应。躺椅两端,靠背一高一低,一大一小,座面一短一长,而且框架内都装有藤编织,形成了均衡的节奏韵律感。整件家具严谨、优美,是洛可可家具的典型之作。
路易十五时期的床常常是组合的家具,有天使床、王冠床、土耳其床、波兰床等等,造型轻盈、欢快、华美。(图11)床中间的靠背凸曲线顺势而下连接两个床头,床头模仿古罗马妇人的躺椅外形。整件家具流畅柔软的曲线充满了活力,再配以精细雕琢的雕刻纹饰和两个圆柱形枕头,显得非常匀称和谐、典雅优美,床上还常常安有华盖。
二、洛可可桌类家具
路易十五时期的桌类有写字台、梳妆台、茶几、靠墙桌、娱乐桌等家具。比起摄政时期,此时期洛可可家具完全成熟,更加柔软纤细的曲线,精致的木工镶嵌,非常优美雅致。有的桌子还具有多种功能,实现了功能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这是一件路易十五末期的写字台,1763年制作(见图12)。家具内设机械装置,可向外推移盘形桌面,伸出抽屉,用作托书架、文具盒。腰形桌体装饰采用埃及无花果的花和格子,桌上盘面是有中国风味的油漆山水、人物装饰,修长弯腿的上下端镶嵌青铜镀金雕刻纹样。这件可以说是创新的家具,非常华美、奇特。
另一件小桌可放在床上使用(见图13),可做阅读桌或小梳妆台。中间桌面向上移动形成斜面,可阅读或梳妆,两旁桌面可向外翻开,作为台面,内可存放各种物品。中间还有一抽屉。整件家具框架都是拼贴竖向木纹理,中间板面则是彩色的木镶嵌工艺,装饰的如同静物写生画,异常精美出色。
如果我们看到这件路易十五彩色梳妆台,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倾倒(见图14)。典型的洛可可家具,纤细修长的弯腿,倾斜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风味的油漆涂饰。大面积的红漆地上,描金装饰中国风土人情画面,边框和底脚涂黑漆,边角和端部镶嵌镀金的青铜雕饰,红黑黄三色既对比强烈又协调悦目,与优雅的曲线造型融为一体,格外华丽、精美。
另一件凡尔赛宫廷路易十五书房的写字台,是宫廷家具师1760年-1769年完成的作品。这件家具内设巧妙的机械装置,上盖可自动关闭。家具精巧的木工装饰成各种风景画面,周边都是精美的镀金青铜饰,可以说是家具制作技术的最高杰作,非常豪华、奇特。
一件高73厘米的咖啡桌(见图15),青绿色的桌面塞夫勒出产的瓷板制作,望板镶嵌菱形连续彩色图案,纤细修长的弯腿上下两端,镶嵌镀金青铜饰件,下部四腿间又设置一托板。这件1760年制作的家具高雅优美,是典型的洛可可家具。
一件洛可可写字台(见图16),曲形抽屉面中间雕刻精致纤细的蝶形图案,两侧曲形抽屉面装饰线,配以莨菪雕刻拉手。最极其罕见的是桌上的小文件柜,曲面塔形柜,正面饰有中国风景图案,非常精美。整件家具中国黑色漆地上金色雕饰,非常华丽。
图17是一件小型写字台,倾斜桌面,修长纤细的弯腿,黑漆底上风景装饰画镀金,青铜雕刻镀金,围绕边框饰以金色装饰线,非常精致。这是典型的洛可可家具,完全女性的优美家具。
路易十五时期的靠墙桌更多的是流动的曲线构成(见图18),精致的木雕刻底架,几个大贝壳雕饰由涡卷莨菪叶饰雕刻连接为一体。木质家具涂绿色生漆上腊抛光。整件家具威严、有力、均衡、优美。
三、洛可可柜类家具
路易十五时期的柜类家具有带抽屉柜、墙角柜、衣柜、书柜、文件柜等等。柜类家具表面装饰多采用薄木拼贴镶面工艺、镶嵌工艺、青铜雕饰镀金工艺。
18世纪中期,镶嵌工艺装饰的家具更加复杂精致。镶嵌工艺大多采用木材。第一步拼贴镶面。先把薄木锯切成垂直纹理,然后在家具表面拼贴成图形,这种镶面作为家具的底。第二步制作图样。把要镶嵌的装饰图样制图,再用透明纸描图,然后把透明纸覆在薄木上,按照透明纸上不同部分的轮廓剪出图样。第三步粘贴图样。在家具的底面上,按照透明纸描的图样外轮廓,用雕刻刀刻出同样的图形,然后把制作的装饰图样粘贴上。第四步抛光、涂清漆。
路易十五时期不仅采用完美的薄木拼贴镶面和镶嵌工艺,而且鲍里开创的青铜雕饰在18世纪还继续进行,并且是雕刻家的首要作品。这些青铜雕刻装饰有更加柔软的曲线,非常圆润,充满了活力,构成了一部和谐的交响乐(见图19)。这件抽屉柜是1739年制作的,两个抽屉面统一构图装饰,充分显示了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家具流动、奇幻的青铜镀金雕刻装饰。
路易十五时期镶嵌工艺和青铜雕饰工艺往往同时出现在家具上。在薄木斜纹理贴面的底上镶嵌带桂叶花纹图案,再用青铜雕饰构成洛可可式流动柔软的曲线装饰,非常华丽。
一小型文件橱就是采用了这两种工艺。这件家具装饰把洛可可的柔软曲线与有棱角的曲线结合为一体,却也很和谐。柜表面粉红色的薄木拼贴镶面底上镶嵌苋红色带枝叶花饰图案、周边框架也是觅红色、更加鲜明突出了镶嵌装饰图案,再加上镀金的青铜雕饰,镶框点缀,显得雅致、精美。
路易十五时五时期的柜类家具装饰,有的还描绘仿制中国山水人物画面,再罩以欧洲清漆,并配制优美的青铜镀金雕饰。这件小抽屉柜的浅色洋甘菊地上,描绘了多彩的中国风土人物画,再涂以欧洲清漆,周边是流动的、柔软的洛可可青铜镀金雕饰。这件1766年在法兰西制作的家具于1975年在巴黎售价竟达到50万法郎。
路易十五时期法国家具也受到当时西方上流社会卷起的中国装饰和漆绘技巧的风潮影响,不仅在装饰风格上仿效,而且也流行中国漆工艺。
来源于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漆是从树木中取出的生漆,又称为生漆或大漆,是一种金黄颜色的天然树脂,制作工艺复杂,需要30个工序长达近一年的时间内完成。用排笔在黑色或红色的底上一层层涂刷3至18层,每一层都要抛光,细心操作,最后一层更要纯净。漆面越来越透明、光泽。这种中国漆工艺往往是和其他装饰工艺结合一起应用的。
一件墙角小柜采用了路易十五时期比较喜爱的中国漆,在黑地上多色彩描绘中国人物景象。这件东方风格的家具正面装饰竟然是由两个画面组合而成,再用流动曲线的青铜镀金雕饰统一为整体,多么大胆而奇特的取景装饰,令人为之一振。
另一件典型的路易十五时期沙龙用的带抽屉柜(见图20),红色的漆地上描绘东方金色带枝叶花纹装饰,再嵌以镀金的青铜雕饰,柜顶像许多洛可可柜一样,是大理石板。整件家具非常华丽,显得富丽堂皇。
这件1770年制作的宝石箱柜(见图21),中间面板镶嵌的却是陶板,白色地上描绘多彩素雅的花草。家具红色木框架是用中国的大漆涂饰,非常透明,再用青铜镀金雕饰镶嵌,典雅、协调的洛可可式样,优质而华美。
1752年制作的洛可可屏风(见图22),屏风木制每扇为113厘米×49厘米。波浪形曲线框架上有雕刻装饰。中间是华丽的丝绣品,绷紧在框架内。这件四扇折式屏风极其罕见,华丽的装饰绚烂夺目。
英国洛可可家具
从乔治一世(1714年-1727年在位)于1714年即位起,历经乔治二世(1727年-1760年在位)、乔治三世(1760年-1820年),到1837年的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百余年间,被称为英国家具设计创作的黄金时期,在英国设计史上被称为“乔治时期”。英国洛可可家具的发展则是在乔治前期,主要是以英国设计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家具设计师齐宾代尔(1705年-1779年)为中心的时期。
以后的英国新古典家具则称为乔治后期,出现了亚当兄弟、赫普怀特和谢里顿几位家具大师。
乔治一世即位之初,英国宫廷和贵族的家具以模仿巴黎豪华厚重的巴洛克家具为主要风尚,有时甚至要更加丰丽复杂,于是出现了雕刻镀金的壮观、宏伟的建筑式家具。然而国内大部分家具则是依承着巴洛克时期的英国本民族的路线,继续发展安妮皇后时期那种提倡亲切自然、崇尚优雅实用的特殊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洛可可风格和中国等外来的文化,创造了大量的英国洛可可家具作品。
英国洛可可时期主要是齐宾代尔式家具。齐宾代尔是18世纪英国乔治时代杰出的家具大师,他是第一个不以统治国家的帝王名字来命名家具式样的人。他在英国本土前期家具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了法国洛可可风格和中国风格,融三者为一体,并还试图从哥特装饰艺术吸取设计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宾代尔式家具。他编撰出版的《绅士与家具业者指引》、《家具装饰图案集》、《日用家具典范》和《家具产品目录》等书,对当时英国家具工艺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齐宾代尔是以家具设计师、木材雕刻家和家具制造者而闻名。他的作品体现了洛可可风格的基本要素,在造型能力和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一生中所设计和制作的家具,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很庞大,其家具的特点是形态稳建匀称,局部雕刻装饰,前期多用优雅轻快的曲线,后期则多用直线。其中最著名的是“齐宾代尔式”座椅(见图1)。这是典型的英国洛可可椅,1750年英国上流社会广泛流行使用。椅子的前腿为弯腿,上部弯曲部分是狮子头雕刻,足部则是爪抓球造型。后腿较细微向后弯。后靠背支柱由后腿直通而上,靠背通常上宽下窄,中间的靠背板从顶部连到座位的横档上,并采用木材镂空透雕的方式处理。靠背上端是弓形曲线并饰以浮雕装饰,座面较宽大,覆以锦缎织物的包面软垫。这件齐宾代尔椅轻巧、优美和精致,并且采用了桃花心木制作,透明的红黑色调更为家具增光添彩。
前期英国家具木材一直流行用胡桃木,1720年由于虫害,英国进口胡桃木受阻,转而由西印度诸岛输入大量的桃花心木,因此促成了英国桃花心木家具的发展。
齐宾代尔另一件大型书柜也是桃花心木制作(见图2)。柜顶是英国洛可可柜常见的断开三角楣饰,柜上部柜门波浪曲线镶框。下部柜体正面和侧面都是波浪曲面构成,中部柜门下翻可当作桌面使用。几行抽屉上有节奏地嵌以金色的铜饰件,弯腿底足雕以爪抓球。这件高2.536m的大型家具,由于其柔软曲线的艺术处理,显得洗练、典雅、轻快和优美。
齐宾代尔受到英国流行“中国热”的影响,于1740年开始尝试设计,把中国的装饰特点与英国的家具形式相结合,制作了有中国风味的家具(见图3)。这件家具严格的直线构成,上部为衣柜,下部为抽屉柜。周边框架饰带采用了中国格子雕饰,有很强的节奏感。柜顶部是断开三角楣顶以中国花格雕刻,下部四行抽屉渐变处理。这件高大的家具上小下大,收分处理,再加上正面的装饰,显得挺拔向上,优雅别致。
齐宾代尔1775年设计的一件中国风味的桌子(见图4),底腿是洛可可式纤细修长的弯腿,爪抓球底足。四腿间设置弓形凸曲线的横撑,纤细的涡卷曲线交织到中间又以塔形装饰。波形桌面上设置栏杆,是中国的格子装饰和哥特的尖拱形的结合体。这件家具轻快、优美,是融几种风格为一体的最好典范。
齐宾代尔设计的一件书柜(见图5)柜顶部英国洛可可式破开三角楣装饰,上部柜体玻璃柜门采用中国式的木花格形式,下部柜体两侧抽屉也吸收了中国的形式,并设置了环扣作为拉手。这件家具把中国风格融入到自己的本民族风格之中。
另一件中国式的餐桌(见图6),还可作为写字台、梳妆台和工作台几种功能使用。小桌面上有板可加长桌面幅度,桌下长抽屉两个环扣拉手,柜体的板和后板都是仿明式家具木花格形式的透雕,前面柜门内凹圆弧形也是木花格透雕装饰,中国式的方形结构底腿加设脚轮。这件英国的中国式家具真是别有情趣。
齐宾代尔设计的一件大型柜类家具更是奇异怪诞,这件家具混合东方的中国形式、法国的洛可可和中世纪的哥特式三种风格为一体创作的。一排对称五个高低大小不同柜体的顶部,分别都是大同小异的中国古建筑挑檐的屋顶,檐下的空间处理却充分发挥了英国设计师的幻想能力,造型奇异。柜体采用中国式的木花格装饰,中间下面柜体采用曲线花格形式。柜体下望板采用哥特式的圆拱装饰和倒置的小塔尖,垂直的高柱腿下又设置了洛可可式的弯曲形底脚。遥远东方中国的风格已经西方化了。
英国洛可可时期的其他设计师虽然没有形成个人风格,但也为英国家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件1730年制作的高脚柜,被英国人称之为“高背少年”(见图7)。柜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渐变排列几行抽屉,边框饰以古典科林斯柱式。下层是弓形波浪曲线为底线,边框饰以棕叶饰,底部纤细修长的弯腿,以爪抓球雕饰。腿上端弯曲部位饰以贝壳雕刻纹样,柜面是胡桃木贴面装饰,再饰以金色的“铜饰”件。整件家具轻快、高雅、优美,是典型的英国洛可可家具。
另一件英国洛可可抽屉柜是1750年制作的家具(见图8)。家具波浪曲线构成正面,两边外凸曲面,中间是内凹半圆曲面,并有节奏地饰以装饰线。周围边框和抽屉拉手饰以非常精致复杂的青铜镀金雕刻,非常华丽,典型的英国洛可可样式。
另一件宫廷风格的华丽长桌(见图9),桌面是大理石彩绘图案,中间是伯爵及夫人的纹章描绘。黑色的漆地上,疏密相间地描绘了涡卷状,并配以花鸟果实风景图案,非常精美。弯腿上部是展翅鹰头和蛇身,雕饰非常逼真。底足以涡卷雕饰收尾,并加一个底托。桌面中间悬挂一个较大的贝壳雕饰,用涡卷圆环环抱,并用莨菪叶饰和果实雕刻与腿部连接,雕刻部分全部镀金。这件家具非常豪华,显然是受到意大利巴洛克家具的影响。
一件1735年制作的英国洛可可长椅,靠背由三个靠背连接而成,中间椭圆形镂空,背顶端部以涡卷纹收尾,两靠背相交处涡卷纹上又雕以贝壳装饰。几个前腿和扶手端头都是以涡卷纹装饰。座面下望板饰以波浪形纹样,靠背、扶手和底腿都饰以镀金垂叶式纹样和花纹。整件家具非常轻巧、别致。
同是1735年制作的另一件英国的洛可可长椅(见图11),其家具框架的风格与上图长椅的风格较为相似,靠背和座面都是包覆华丽丝织物的软垫,靠背顶部木框由两个凸曲线靠枕组成,凸起处雕刻装饰带,中间雕饰贝壳,涡卷腿间连接着果实与涡卷莨菪饰,与前图的宫廷桌装饰相同。家具木制涂白漆,雕刻装饰镀金色,再配上玫瑰色的华丽织物,非常鲜艳亮丽,典雅优美,更加富于女性气质。
1740年制作的一件洛可可扶手椅也是非常典型的作品(见图12)。家具曲线构成,高靠背是优美的曲线构成,中间纵板是花瓶造型,上面饰以纤细精致的金色图案画面,扶手及其支撑曲线构成,相交处以涡卷纹收头。座面前宽后窄,前座面两角呈圆形,座面包覆华丽的织物。前面弯脚饰以浮雕。这件洛可可家具轻快协调、舒适优美。
意大利洛可可家具
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十五的洛可可风格传入意大利。意大利威尼斯的室内装饰和家具开始追求华丽的效果,促使法国路易十五的家具风格在威尼斯迅速发展。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的造型和法国路易十五式家具一脉相传。但由于意大利的物质条件极差,缺乏珍贵木材,为了取得奢华效果,只能用劣等材料进行伪装。于是出现了用当地出产的石膏填补家具的接缝并平涂表面的方法,这为贴金和彩绘创造了有利条件。受到中国的影响,威尼斯的蜡克家具也很发达。家具装饰采用黑漆地上饰以浓厚的中国装饰画,或采用浅绿色等浅色调作地,再饰以花卉、风景画面,这种蜡克漆装饰的家具多为上流社会使用。一般市民阶层的家具在威尼斯则多用清漆涂饰。漆涂饰工艺较为简单,在家具表面涂上底色,再绘以装饰画面,然后再罩以清漆。
一件意大利的靠墙抽屉柜造型非常独特(见图13),圆鼓形橱柜的曲面如鸡胸一样高高凸起,浅绿色地上描绘黄花绿叶图案,用青铜镀金的洛可可曲线装饰轮廓。底部四个腿,由上至下的凸起弯曲,与柜体极为协调。这件小巧玲珑的家具,造型精美、别致,色彩柔和、协调,是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的代表作。
另一件意大利的带抽屉柜,是波形曲面造型(见图14)。黑绿色的漆地上描金彩绘中国风土人物画面,非常精致,并以镀金铜饰件镶以轮廓线。柜底边的波浪曲形也是镀金装饰线。这件1740年制作的意大利洛可可家具展现了中国的情趣。
在宫廷卧室的室内及家具显示了19世纪意大利人的洛可可风格(见图15)。室内天棚是巨型名著绘画,周边精美的花纹雕饰和众多的小天使雕饰环绕。洞门两侧是古典扶壁造型。透过洞门可见到正中一件床,床头涡卷纹的曲线构成,边框曲线镀金铜饰,中间软垫包覆法国的丝织物。床面也罩同样的丝织物。华丽的丝织物是黄地和丰满的红花,显得富丽堂皇。床两旁一前一后有两件法国洛可可式扶手椅,纤细优美的金色凸曲线框架和弯腿。靠背、座面包以红色的织物,与床的色彩呼应协调。豪华、壮观、精致的意大利洛可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1750年意大利都灵一件洛可可式小桌(见图16),弯而细的修长腿以涡卷饰收足,桌面四角向下弯曲呈涡卷状,各种色彩木和象牙螺铀镶嵌几何纹、莨菪饰等图案,非常精美、轻盈而华丽。
说品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说品 » 由浪漫法国而起的洛可可家具文化——家具世界 风格千古(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