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品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红木家具也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的家中,然而红火的红木家具市场后面,却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说天品地为你转载总结了红木家具的各种掺假术,让您掌握一些简单的专业知识,真正学会如何鉴别红木家具是否货真价实!
“越黄”充“海黄”骗你没商量
市面上的红木家具店,真正称得上专业化、品牌化的并不多。不少商家为了招徕生意,利用“越黄”冒充“海黄”、以“新料”冒充“老料”、以其他材质木料混入名贵材质、产品实际尺寸比样品缩水,压缩红木价格。消费者买到的红木家具质量不能保证、工艺也差了很多,大大降低了收藏价值。
挑选红木请睁大眼睛
第一,消费者要弄清木质材料,购物单上填写的必须是树种学名,甚至要标清该学名的拉丁语名称。如俗称“大叶紫檀”的木种在单据上就要写成学名“卢氏黑黄檀”。事后如果就质量问题提起诉讼,只有标有“卢氏黑黄檀”的购物单才能成为索赔依据。
第二,要学会辨别木质纹理。通常的老红木家具,特点是木质坚硬,纹理光滑细密,起初木料呈浅红色,时间一长逐渐变成深红色或黑红色。而眼下市场上大多为缅甸和越南花梨木等,这些红木的硬性指标不及老红木,故被人称为新红木。更有些标明所谓的“红木”家具,是非洲出产的花梨木等,这些并不是真正的红木。最好能在红木制品底部或边角挖洞(行名“开眼”)来观察木料内部纹理。
第三,重视工艺。如果有机会,最好可以深入工厂观看制作过程及工艺——考察所选择的木料、烘干技术所使用的机器、打磨的过程、以及上漆和上蜡的遍数。一套正规的烘干器材要3000多万人民币,大厂家每套家具都要保证上4到7遍蜡或漆。小作坊的工艺水平是没办法保证的,这将直接影响家具的收藏价值。
说品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说品 » 购买红木家具谨防掺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