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品地:在目前的家装市场上,以钢化玻璃为材料制作的家具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然而,钢化玻璃带给人们的不仅有美观,还有风险。说天品地提醒消费者:钢化玻璃制品美丽与风险并存,请慎使用。
与木质家具相比,钢化玻璃制品有一尘不染的感觉,能让居室的色彩、格调、氛围更和谐雅致;钢化玻璃被划伤的痕迹不明显,实用又耐用;钢化玻璃的硬度比普通玻璃高3~4倍,即使破碎也只呈颗粒状,不会伤人;钢化玻璃制品比实木家具略便宜,价格上有一定优势,而且也符合今天人们追求环保、简约的装修理念。
某消费者家的淋浴房钢化玻璃半夜突然自爆了,虽然人当时不在场,但每每想起依然心有余悸。大学生小陈去电脑城购买电脑时,销售商家的玻璃桌面突然爆炸,商家经过现场查看和分析,认为是产品自爆引起的。虽然这两位消费者并没有受伤,但类似的案例却时有发生。
钢化玻璃自爆率:3‰
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的软化点,再进行快速均匀地冷却而得到。经过钢化处理后,玻璃表面形成均匀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张应力,使玻璃的抗弯和抗冲击强度得以提高,其强度约是普通退火玻璃的4倍以上,抗拉度是3倍以上,抗冲击力则达5倍以上。
钢化玻璃破碎后,碎片成均匀的小颗粒,并且没有刀状的尖角,国家标准要求钢化玻璃破碎后在任意50×50毫米内的碎片应大于40粒。因此,钢化玻璃制品在使用方面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的。
业内人士强调了两点:首先,钢化玻璃是存在自爆的。钢化玻璃也是玻璃的一种,虽然经过了一些技术处理,但终究属于脆性材料,不可能像钢板一样坚不可摧。既然属于脆性材料,发生自爆也就无法避免。而且钢化玻璃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冬天用热水或是夏天用冷水,或安装施工不到位,甚至是物理外力过大等原因,都有可能发生爆裂。
另外,从理论上说,钢化玻璃中有镍的成分,加热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而玻璃的空间是有限的,这时候就容易把玻璃挤爆。换句话说,即使产品质量、工艺合格,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钢化玻璃仍有极小的概率发生自我爆炸。负责任的厂家会让产品库存一段时间观察后再投放市场,让自爆的可能减小到最低,但这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产品不会爆裂。
其次,在国内外相关生产工艺中,业内都允许钢化玻璃存在一定的自爆率。在国内业界,钢化玻璃自爆只要不超出3‰的概率,就被认为是正常现象。业内人士指出,这个3‰的数值是供需双方约定的,是得到业界认可的。
尴尬:安装使用没标准
据了解,全国各地质监部门都接到过钢化玻璃爆炸的投诉,虽然没有伤人,但使消费者十分后怕。在这些爆炸事故中,除了玻璃本身质量外,安装和使用没有标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如使用钢化玻璃最多的是淋浴房,但目前其安装没有国家标准,只有企业标准,可以这样说,市场的准入条件是企业自身定的。由于钢化玻璃产品利润较为丰厚,造成市场上产品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缺乏透明度,有些产品甚至属于“三无”产品,而一旦发生自爆事故,经销商则以“钢化玻璃允许有3‰的爆炸率”来搪塞和推脱。
目前《国家钢化玻璃标准》中对于钢化玻璃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都有规定,而对于钢化玻璃的安装和使用则尚无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发生爆炸等事故后,责任认定中除了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外,如果是由于安装和使用造成的,就很难认定,这不仅对销售商家不公平,对生产厂家也是不公平的。
同时,安装方面也变相地逃避了责任。标准是科研、生产、贸易和使用的技术依据,标准的缺失导致检测的难度。由此可见,应尽快制定《国家钢化玻璃标准》的实施细则。
需求催生生产。
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迎合时尚、通透的装修风格,随心所欲地将钢化玻璃用于各种家居产品的生产。从玻璃茶几,再到灶台、淋浴房、屏风、洗脸盆等等,似乎只要是家居产品,都采用钢化玻璃来做。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等部门于2004年1月1日起已颁布实施了《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窗内隔断、浴室围护和屏风必须使用安全玻璃。
而且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有关规定,安全玻璃需要通过3C认证才能在市场上销售。一般来说,生产钢化玻璃的一套生产线起码需要100多万元的投资,而且能耗极大,于是有些企业就开始“动脑筋”降低成本,有的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有的甚至用价格便宜的热弯玻璃生产设备来生产钢化玻璃,其成本只有生产钢化玻璃的1/10,然后再把“热弯玻璃”标成“钢化玻璃”出售。
这些假冒伪劣玻璃只是厚度达到钢化玻璃的要求,但玻璃的工艺并没有钢化。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也大大增加了“钢化玻璃”的爆炸事故。
在建材市场走访中发现,许多钢化玻璃产品的说明书或宣传材料中都未有诸如“钢化玻璃可能发生自爆”的明确说明。而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害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也规定,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对此,专家表示,只要是消费品就必须保证安全,这是起码的要求;其次,经营者不得以说明书标示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掩盖自己产品的不安全,即便告知了不安全因素,一旦出事也必须对消费者负责;再者,如果是因为现代科技水平还未发展到完全安全尚不能实现,而产品又要进入市场,对这样的产品国家是有规定的,即:对产品的存在表示认可;可生产可销售;对消费者进行告知;出了问题不能免责。
消费者:不能重漂亮轻安全
随机采访了几位准备选购钢化玻璃家具的消费者,从他们的回答中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钢化玻璃制品的玲珑剔透和“钢化”十分钟情,其中一位男士还很专业地告诉记者,质量合格的钢化玻璃强度高,目前很多大楼都用钢化玻璃作外墙。
的确如此,但消费者在选购中必须走出一个误区:重漂亮轻安全。
对于钢化玻璃产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的消费者“不太在意”,有的消费者则“主要是看产品的外观是否能和家里的装修风格协调”,甚至还有人认为既然产品能销售,就说明其质量与安全问题已达到国家要求。
而在前文专家已告诉我们,即使是合格的钢化玻璃也有可能自爆,因此,在决定选用钢化玻璃制品时务必要考虑自爆问题。
说天品地:购买钢化玻璃制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有无3C认证,要看清产品的具体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以及该产品是否具有合格证。此外,钢化玻璃产品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安全的原则,不要盲目地追求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