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佛山有三个地方是商贸汇集的处,一个是祖庙,一个是普君墟,一个是石湾。祖庙是个商贾汇聚的地方,书香世家、本地绅士、岭南富豪…..,如简氏别墅、梁氏宅园、太吉酒庄尽聚于此,最起码也要小确幸——不为一日三餐发愁的小商人,卖的东西往往高大上。普君墟则是一个农商集市,有点像农村小镇赶圩的地方,卖的东西自然是本地土特产,农家小户需要的农具、种子,炊具、祭器、剪纸、年画…..岭南著名的冯氏年画就在于此;石湾,就更加简单了——石湾瓦甲天下,建房用的青砖碧瓦,家庭里用的瓶瓶罐罐,家里摆的陶艺、公仔,房顶铺的瓦脊砖雕举出于此。
这后来就发展成了现在的佛山岭南新天地、普郡市场和南风古灶。来佛山旅游的朋友要切记一点,买高大上的纪念品到岭南新天地——东西不错,价格也不错;买水果、小吃到普郡市场,全佛山最繁茂和货物低、平、靓的地方——如今佛山老人家买蔬菜、水果、猪肉、鸡鸭…..,搭公交车从城南、城北赶到到这里来,个中原因大家心里明白;买石湾陶艺自然到石湾,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国家级别的陶艺大师,再一不小心就会用不多的价格买到青年新秀的原作——那你就捡到宝了。
好了,话说两头,今天我们说的兆祥公园就在普君墟的旁边,因为地处祖庙和普君墟之间(有点象过去的城乡接合处),就形成一道雅俗共赏的风景线——民间艺人的吹拉吟唱(粤剧),政府机关的法制宣传;清晨老人的散步、年轻人腾跃,上午戏迷的咿呀、歌迷的唱红,午间游人的小憩、老人小寐,晚间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小媳妇的健美操…….,都在这里演绎,而且是每天!
逛佛山,逛的就是民间趣味,逛兆祥公园,逛的就是民风淳朴;而且一不小心你还就碰到了几百年的岭南文化,岭南粤剧的发祥地(佛山粤剧博物馆),去看一看清朝末年的红船戏班!
大家闲话休说,和说品耍子去嘢!
到佛山坐公交车,在普君墟下车,旁边就是兆祥公园,靠街的就是一个休闲广场,绿树成荫,到这里你就幸福了。买一支雪糕,悠哉悠哉的踱过去,找个树荫坐下,可以发呆,也可以饶有兴致地看着大街上的匆匆行人——人生原来可以如此休闲!
小亭下的脸谱、旁边的粤剧八音——用优雅的画面表达着粤剧的吹拉吟唱和咿咿呀呀。
踱过去,粤剧八音用现代的手法表达出传统戏剧的优雅——我国古代骚客文人那个不喜欢大雅、小雅,戏曲本来就是一种民间流传的雅风!
用石湾陶泥制作的脸谱,拥有了历史的沧桑和内容的悠远——唉,这石湾陶艺,真是无所不包!
路边是一根根灯柱,仿古剪纸的,在文明的中国到处都有,古都洛阳、西安,安微徽州,江苏古镇、淮左扬州……,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灯柱和周围的青砖碧瓦更显搭配。
又见脸谱,不过没有了粉墨,胡须还是要挂的,有点像张大千,也有点像包公…….,过往的儿童总叫“爷爷”,成年人说是“老生”,到了老年就亲切很多——他们叫“老表”或“老哥”。
透过兆祥公园的正门,有一座古建筑,显得十分庄严,那就是黄公祠了。说到黄公祠,还真的有些典故——与佛家有关,与佛山首富有关,与李鸿章有关……
正门,三进的院落,正宗的岭南建筑。“兆祥黄公祠”是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创始人黄大年的祠堂,黄大年字“兆祥”——不得了吧,一个祠堂是为一个人建,一个公园为一个人留名,可谓名声显赫!
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黄家父子一次中暑,得了当地“白衣庵”主持赠送一道药方,以方抓药、煎煮饮用,果然药到病除,于是完善后创出“黄祥华如意油”以济世救人;再后来到清朝光绪年间,“黄祥华如意油”医治好李鸿章的宠姬——这还了得,民间土方居然医好了朝堂大臣(有关也算),于是药油名声不胫而走,销量猛增,遍及华洋各埠,黄家也因此成为佛山首富,有钱任性,拿出一点留个名还是应该的,黄公祠1905年开始动工,到1920年建成,历时15年!
农业的华夏大地,房产总是身份的象征,也正是这种朴实的观念才给中国大地留下了一座座辉煌建筑,古朴村落,才让华夏文明在这些建筑上流传千年,才让我们的视线能够有上溯千年的通路。
“兆祥黄公祠”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平面为布局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布置头门、拜亭等主体建筑,两侧对称布置厢房,以巷道与主体建筑连接。建筑气魄宏大,设计精巧,装饰华美。在岭南祠堂建筑中极具代表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进四出的大院自然庭院深深,单从这院墙下的小路就可以丈量“兆祥黄公祠”的奢华。麻石铺地、青砖(水磨的)为墙…….,优雅而温馨。
面南的原因,这里可是附近老人家最喜欢的地方。冬日早晨,温暖的阳光把大树的影子贴在墙上,老人们沿着院墙踱来踱去,享受着阳光的清新,享受着同伴的窃窃私语,也享受着无比轻松的心情…….
“兆祥黄公祠”院墙的旁边有一个小池,小池旁边便是九曲回廊,九曲回廊在公园居多,这里却显得古朴一些,庄严一些,藏在大树下面,与兆祥黄公祠遥相呼应。
九曲其实也是九折,采用石木砖瓦结构,总体成中国藏青色,曲折蜿蜒彰显建筑的深度。行人过客小憩其间——影影绰绰、错落有致、动静相间;砖瓦、木石交错,造型方、圆结合,有古朴敦厚之感又不乏空灵。
隐约处看得见戏迷票友的咿咿呀呀,隐约处看得见儿童爬上爬下,隐约处看得见驴友们小憩时发呆的眼神。
走出九曲回廊,一丛郁郁葱葱、影影绰绰后面就是兆祥公园中的法制广场和廉政碑。
四四方方不过一屋之地,却有五个碑柱,四周的石柱从完整、演变成残缺、再到消失…….,似乎暗示这一个深刻的道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经意的小恶终会遗害终身。
中间的廉政主碑上书写“忠诚、公正、清廉、严明”八个大字;碑头上代表公正的獬豸庄严威武地虎踞其上,目光如炬——辨曲直,分正邪。
这“残柱流泉”说的又是什么?
子不见某官初位时信誓旦旦“廉洁如古人某,勤政如古人某…..”而后律己不严,数年便锒铛入狱——这残柱莫不是指人格,流泉莫不是指绵绵岁月?!
走过法制碑林,就是法制宣传栏了,故事、新闻、律法、典章……,与大家相关,与社会相关。
在这个休闲、温馨、自由的地方有一席无情“法律“的宣传之地,莫不是告诉我们——法律是自由的保障,法律是幸福生活的安全围墙。
让我们走向社区吧,也许社区才是一个城市的真实写照,林间小路,曲径通幽。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拄着拐杖,一摇一摆的漫步;坐在小亭石凳上闭着眼睛听听戏曲、歌声;或者就当一个低头族,透过寸屏浏览身外的世界…….,休闲也许就是这么简单。
弯亭绕着大树,大树荫着弯亭,冬日的阳光带来温暖,夏季的树荫带来清爽,春天的雨带来百花的芳,秋季的风带来瓜果的香…….,这里是热闹的地方,因为人来人往,这里是安静的地方,因为人人安详。
又见单车,莫不是城北的戏迷,莫不是城南的棋友到此聚会。
再向前走就是用于锻炼的体育器材……..,上世纪90年代在只能在中山公园见到的物件如今已经是社区公园的标准配置了。有钱任性,对于一个有作为的政府,有钱还真的不能任性,反而更该理性。
看一个城市的文明发达程度,应该看该城市的公共厕所,兆祥公园的公厕是标准的岭南建筑。
兆祥公园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不大也不小,简单也很丰富,古朴也很韵味, 自由、自在也很温暖,粤剧和广场舞并存,自由和法制同在…..
外地人到佛山并不难找,坐地铁,在兆祥公园下车——出口就有一个很韵味的岭南小巷迎接你!
”哎吆喂!你没给我们介绍清楚,兆祥公园黄公祠里是什么?好像你只字未提!“
”OK!OK!OK!透个消息先,兆祥黄公祠其实就是佛山粤剧博物馆,里面的内容多了去了,下次我带大家看一天!“说品苦笑了起来,得,还得做功课!
说品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说品 » 佛山玩什么,一起逛一逛——兆祥公园:粤剧、广场舞,法制、自由,一个自在、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