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听一个叫阿志的朋友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佛山就流行“石湾七大怪”之说,其中一个是“捏了公仔他不卖”的杨英才陶艺大师;再后来听基叔(一位知名佛山无线电行业老前辈)说他退休要到终南山归隐养生,结果去了杨英才大师的南山,居然还过的有滋有味、乐不思蜀;再再后来听说佛山有众多的艺术家和陶艺爱好者都要去杨英才大师的南山,说是接接地气、呼吸呼吸真正的田园空气,喝喝三水富硒的山泉水,吃吃富硒的水果,再亲手玩玩陶艺,捏个童年的梦想……..;更多人居然还说此“南山”非彼“南山”,此“南山”胜彼“南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的南山没有仙,却有一个国家级别的陶瓷艺术大师杨英才,所以也很有名。
最后,终于在年初见到了久仰的杨英才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禹州人,老乡来的。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儒雅,有着一身的书卷气,交谈中才知道他是广州美院的客座教授,也在佛山众多教育机构兼陶瓷艺术教学一职;老乡见老乡,说话特别长,一番闲聊下来,杨老师也希望我去南山你哇匠村接接地气,体验体验生活,住几天…….?住几天就住几天呗,这不,就来了,传说总归是传说,耳闻不如眼见,国庆后,随着秋天的脚印我们来“打风”了,而且是打“南山你哇匠村”的“秋风”,怎么样,要不要一起?
本以为复杂的行程却因为先进的现代导航科技显得十分简单,打开手机网络,登录高德地图,输入"南山你哇匠村“,然后就一路顺风,到了佛山三水迳口,再沿780县道路过南丹山,到一个叫社咀的小村落,向左看,就是”南山你哇匠村“了。
天大地大的,天底下有几排树、几座房、而且是老式红砖建筑,右侧是苏联农庄式仓库,左侧是欧式城堡式别墅,地盘呢自然是中国的——佛山三水富硒地带,广东农耕基地保护区,杜绝工业厂矿,与大沥的铝型材无关、与顺德的家具无关、与南庄的建筑陶瓷无关…….,除了田园的氛围好像与石湾公仔和岭南陶艺有点联系——因为这个小村庄的名字就叫”南山你哇匠村“。
“确切的说应该和陶瓷艺术有关”,杨老师说,”因为我们都喜欢石湾公仔和艺术,我希望这个地方是陶艺家和艺术家相聚的乐土。“
闲话休提。驱车,沿着石子铺设的小路进村吧,去看看欧式城堡和苏联庄园式的老建筑,看看左边的鱼塘,右边的田园,还有树和花草。
欧式城堡是厨房和餐厅,从鱼塘里钓到的鱼、从园子抓到的鸡趁着鲜活宰杀入锅——鱼要的就是鲜,鸡要的就是香,钓客要的是乐趣,聊客要悠闲的吃菜、喝酒、品茶、聊天,应该与空气、水土、塘鱼、土鸡、茶道、陶艺相关……
左侧苏联老式建筑的仓库,真正的上世界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建筑,有人说皮实,我却感觉有一分秀气,在改革开放前全国比比皆是,如今则所剩寥寥……,看着这沧桑的建筑,居然勾起一段童年在公社会场玩耍的场景。
走近,烟囱自然是装饰用的,红砖却是地道的,经过了岁月,斑斑驳驳。
屋檐是新装的,轻盈的镀膜茶色玻璃;落地窗也是新装的,已经有了欧洲古罗马的风格,大约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古典造型——年代是向现代拉近了,古典的味道还足足的。
”在那里面是陶艺家和陶艺爱好者的乐园,有学习和玩陶的地方,也有各类朋友玩陶的作品,当然还有我要卖和不卖的陶瓷艺术品。“杨老师说。
右边的圆形城堡从这个角度看,就有点意思了,有人说是围屋,有人说是瞭望塔,有人说是碉堡——”广州美院的学生就直接向同伴说,她攻占了杨英才大师的堡垒!“。杨老师说:”早茶、午饭、下午茶都在里面进行,早上晨曦下的浪漫,午间鱼肉和鸡肉的香鲜,午后悠然自得下午茶…….,晚上其实也可以的,晚风习习的快意都挺好的。“
秋风习习,树叶一阵哗啦啦的响,几片落叶空中飞舞——咦,这不是北方的白杨树嘛,矛盾写的《白杨礼赞》中说的就是这种树。
”这是我们特意从家乡带回来的杨柳枝条,在房前屋后一插就活了,生命力旺盛,到那里都适应,就像我们中原河南人——什么馒头包子、面条米饭的都能吃的贯,什么高原的寒、南亚的热,东北的雪、海南岛的雨都住的惯!“杨老师笑着说,”不过从心里说,在家里最好吃的还是河南手擀面,最喜欢看的还是这家乡白杨树——不一样的感觉!“
走过白杨树,就是龙眼树了,最正宗的本地土龙眼,一吃一口蜜,吃了就停不住嘴。”有六、七十年或者接近百年的树龄了吧,解放后建仓库时就有,是英才陶艺家村的镇村宝树。“杨老师介绍,“这南方的龙眼树和北方的白杨树相濡以沫,白杨树为龙眼树挡风,龙眼树为白杨树聚人气、做后盾;就如我国的陶艺文化,钧瓷、景德镇、石湾各有千秋而又相互促进,浑然一体”
茂密的龙眼树下就是茶席了,有人要的是悠闲,有人要的是热闹,有人要的是茶香,有人要的是畅聊……..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茶道人士说的是茶香、信佛的人说的是禅意、才子佳人说的是红楼、豪气男儿说的是水浒、小鲜肉说花千骨的虐恋、老腊肉说谍战的惊心动魄、少儿说百变金刚、老人是说岳演唐……。“我们这里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有白丁,什么人是客都欢迎,只要你爱陶爱艺术!”杨老师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在我国是优秀文人的代表——儒雅、外直中通、坚韧不拔、气节不凡、四季常青……,“留取丹心照汗青”说的是史书,也是中华不屈的民族气节,南方龙眼树下的茶席后面便是竹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竹林下有一座大神,便是我们华夏子孙共奉的第一个大神——盘古,“盘古初开”“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是古典小说最常用的开场白,足见盘古的年代既是我国文明的源头,而后才有三皇五帝,上下千年。
目,有神;臂,有力,右手上擎入云,云便变得祥和;左手持斧,携着初开混沌的余威;蓬勃的长发披肩,有着野性的自由,也有智慧的初萌。
清气上升为天,于是祥云缭绕、紫气东来;浊气下降为地,于是雄浑厚道,以载万物——气是轻的,愈高愈清、入九天之上;地是重的,由气到液再到岩石,而后才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使得黄河、长江……百川归海。
“雕塑总显得生硬,泥塑方能栩栩如生,石湾公仔和陶艺的细节优势和世界雕塑的骨骼、气势是天作之合,也是石湾公仔走向世界,获得认可的方向和未来”杨老师说,“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也是善于学习和融会贯通的民族,如今民族大融合让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融合、前进,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石湾陶艺也是如此。”
“就像我,生于中原,学于景德,成于石湾……,缘分和机缘有,社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方向和努力也有”杨老师侃侃而谈。
说品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说品 » 你哇匠村的慢生活——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