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创作的陶泥——被需要和陶艺创作空间的拓阔
端详过杨英才大师的武圣关老爷子作品,说品突然想起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杨大师,听说您在2011年研发了轻质陶泥材料,并获得国家专利,能不能说说其中的缘由、过程和后续效应。”
“这个问题说起来也是随缘的,石湾陶艺使用的传统陶泥,有土的成分,也有石的成分,为了满足陶艺作品雕塑和煅烧工艺的要求,往往石的成分比更大,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是很重的,象石头一样!由此就造成了石湾陶艺以人物、动物、花草…..摆件为主,虽然后来能够用空心工艺做大型作品,但还是比较重,不能象这样挂在墙上。”杨英才大师指着待客室墙上的一件作品说。
“石湾,再扩大到佛山地区,陶瓷是本土文化也是本土产业,不论是建筑陶瓷、日常陶瓷还是工艺陶瓷…..,都切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做陶瓷艺术不能阳春白雪,搞纯粹的艺术,要和人们的起居生活联系到一块,这就需要陶艺创作大型化和多样化,你可以小也可以大,你可以摆放也可以悬挂;从这方面说时代需要我们做出变革,传统陶艺材料的性能在这个时候就显得不够了……,这种困惑可以说在我创作后来的日子越来越强烈。“杨英才大师用一种沉思的语气说。
”大约也就是你说的2011年前后吧。我母亲在三水和我住在一起,有一次她割草的时候我看到草和泥土,就突然想到做一些有草的砖烧烧玩一下,结果出炉一看,这些草砖上布满了洞——就像洞石一样,而且很轻……,这样一下子我就想到研发一种轻质的陶泥。再后来这个陶泥研发的过程是蛮长的……,我们使用各种泥土、工业用料、甚至头发丝搭配混合,最终获得了满足雕塑和烧制工艺的轻质陶泥,从这一点上说我感觉还是挺讲机缘的。“杨英才大师平淡的讲述就像给我们说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故事。
”至于你说的这种陶泥对陶瓷艺术创作的影响,那就是这种陶泥可塑性非常好而且很轻,它甚至可以做到薄若纸、厚若石——就是雕塑可以做到象纸一样薄,造型可以想磐石一样厚重但拿起来却很轻。“杨英才大师指着墙上的挂件说,”这么大的装饰作品,看着很有分量,其实拿着是很轻的,正是因为这种陶泥的出现,我们才有可能把石湾陶艺从空间和用途向宽处和广处拓阔……"
难怪佛山陶艺行业的同道对杨英才大师的创新颇为称道,无论是陶艺作品还是陶泥材料,杨英才大师都用行动彰显了他的用心。
经过杨英才大师两次地提醒,我们才注意到待客室墙上的这款陶艺作品,刚进来的时候说品还以为这是一种藤制的模仿农家墙面寓意丰收的装饰品…….,只看见密密麻麻的网状结构和其上鲜艳的彩纸。
“那哪里是彩纸呢?你们走近仔细看看。”杨英才大师笑了起来。
那就拉近镜头看看,咦,怎么这“藤制饰品”的的每个单元都像一个小“人”,这些小“人”手拉手、脚碰脚连成一体,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这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符号,合在代表芸芸众生,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体现了众志成城的意志!”杨英才大师说。
“上面你说的彩纸也不是彩纸,是莲花,佛教的象征。合在一起你没感觉有什么意思吗?”杨英才大师问我们。
“是寓意佛教产生于芸芸众生”。“是寓意芸芸众生虔诚膜拜佛祖如来”“是佛祖如来的刚出世时佛光恩泽众生”……..,我们顿时七嘴八舌的说自己的感悟。
“都是吧,你们感悟什么就是什么?”杨英才大师说,“陶艺作品本就是一种对世道和生命的感悟,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来理解看到的东西,都是对的。我要说的是这类作品,正是因为有了合适的轻质陶泥材料,我才能把作品做这么大,轻松的挂在墙上。“
记得杨英才大师说过,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第一堂课,老师就告诉他——你们的天地就在这陶泥之间!那么这陶泥材料的创新是否就意味着陶艺创作天地的拓阔呢?
陶艺创作的走向——把设计植入工艺,让艺术深入生活
言谈之间已近黄昏,看看时间已到下午六点,说品一行还是没有完结的意思:”就最后问一个问题吧,关于陶艺创作的走向,在欣赏上一个作品的时候,我们隐约感到有点家居饰品的意思,这是否代表的陶艺创作的一个方向?“
”你的感觉是对的,你想在中国,陶瓷是延续几千年的产品,早年的陶瓷用品和陶瓷艺术是分不开的,钧瓷、青花、彩釉….都是用在常用的茶具、瓷碗、瓷盆、花瓶……上,所以中国也叫CHINA,就是陶瓷。如今的陶瓷更是普遍——建筑陶瓷就有抛光砖、仿古砖,仿古砖又有木纹砖、手工砖、水泥砖……,日用陶瓷就有石湾的碗、罐、盆、公仔……,景德镇的花瓶、瓷器……,可以说到了无处不陶,无陶不雅的地步。“杨英才大师说,”前几天我在工作的时候就突然想到了一句话——把设计植入工艺,让艺术深入生活!感觉挺有意思的,这是我最近的感悟。”
是啊,正是因为这陶艺的存在,才让我们生活充满诗意。一件小的陶艺作品是一个小雅,众多的陶艺作品就构成了艺术的空间——就成了大雅,这让说品不由的想起杨英才大师陶艺工作室入门的天井——一个让人陶醉的雅致空间。
”你看这套茶具,茶托是可以摆放的圆盘,小茶盏里的纹理象钧瓷的裂纹、又象池中的莲花——江南可采莲!你看旁边的茶碗里,有一个混沌初生的阴阳鱼——碗中有乾坤!再旁边茶壶的盖子是一棵灵芝仙草——灵水仙草……"杨英才大师逐一给我们介绍。
打开灵芝做的茶壶盖,这一套茶具清新自然的就像用莲花、仙草打造一般——透着一番超凡脱俗的灵气。
把茶盏单独拿出欣赏,古朴而玲珑,天打地造的器皿、随意而为、信手捏成——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陶瓷艺术同样如此,妙手制作、随心而为,大道至简、却处处不凡!
让艺术深入生活——是杨英才大师说的,也是他用心做的,这是杨英才大师陶艺生涯的现在、也是未来。结束愉快的畅谈,端一杯清茶,清香沁入心扉,一口饮之,甘甜直入心间…….,茶、随意,谈、随心!
说品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说品 » 陶艺大师杨英才随心谈(二)——浅说石湾公仔的走向